
昨天看到一条消息,就是高合汽车宣布停产的消息。
今天朋友圈就刷屏了。
1月份的时候就传闻报道高合汽车要噶了。
仅仅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过完年,高合汽车就彻底停工停产了。
网友发布的高合汽车库存甩卖新闻
网友网上发布的,高合汽车剩余库存开始大甩卖。
不过电动车现在就是电子消费品,估计甩卖也很难。价格不打到脚脖子,没有几个人会买。
高合汽车是过去几年青岛招商引资的战略性措施之一。
汽车是资本密集、土地需求量大的企业。
在新能源汽车火爆的当下,这种招商引资需要地方政府下血本。
青岛市到底为高合汽车掏了多少钱我们不知道。
但是可以想象,贷款担保、天量土地出让都是必须妥妥的付出。
要不然人家为啥到你这里落户啊。
青岛为了做大汽车产业这几年做了很多动作,比如巨额资金引进奇瑞汽车,当时青岛市国资委曾出资144亿成为奇瑞汽车最大股东,后来几经转折。
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竞争背后都是城市实力的较量。
新能源汽车企业背后没有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根本玩不转。
这次青岛的付出可谓巨大。
青岛这几年战略招商的动作很多,除了高合汽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每日优鲜。
引进每日优鲜,公开的新闻里青岛花了20亿的真金白银。
结果每日优鲜活了不到两年就猝死了。
留下一大堆烂摊子,供应商的拖欠就不说了,拖欠员工的钱,员工到处维权。
济南招商引资的莲花汽车也也是早已死了多年。
厂区一直空置。
济南市领导层会见正威国际公司领导
还有就是那个恒大的好兄弟企业深圳的正威国际公司。
记得前几年声势非常大,山东的书记、省长,济南的书记、市长都出席合作开工仪式,山东新闻联播头条播了好多回。
是重大招商引资项目。
后来也不了了之了。
高合汽车是经营不善,而那个企业就是到处骗政府钱,骗政府土地、骗银行贷款。
然后十个锅八个盖子,全国各地去和政府谈合作。
如今也马上走到终点。
写青岛、济南招商引资重大失误不是为了看笑话,而是现在的招商引资是真的难。
任何一个地方的好企业,当地政府都金屋藏娇,生怕跑了。
都去招商引资,问题是哪有那么多的优质企业等着你招商引资啊。
因此,优质企业是需要去争的。
这和我们企业去开发客户一样的。
地方政府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才能够吸引人家过来投资。
比如比亚迪,这是济南招商引资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投资,2023年实现产量24万辆。
让济南这个没有乘用车品牌和大型产能基地的城市,一跃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。
这种招商引资是开拓性的,0到1的。
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,仅只土地一项,就是六七千亩地。
济南黄河北起步区新兴工厂林立
大家对这个可能没有啥概念。
城市每年的工业用地是有指标的,这里用了,其他地方或者企业就少了。
再就是,工业用地需要拆迁、需要基础设施,这都是天量的投资,可是工业用地成本极低,都是算大账,不算眼前,为的就是城市长久发展。
之前看济南官方新闻,比亚迪落户济南需要铸造产能,铸造业属于高能耗、高污染企业,国家有管控,都是政府协调其他企业指标来完成的。
所谓的协调就是让其它企业让出产能,这里面是利益的重大调整。
非常复杂,非常高的成本,非常高的代价。
就是城市在赌,赌未来。
有一段时间,自媒体疯狂炒作合肥,说合肥是一座伪装成风投的城市,合肥的招商引资多厉害云云。
诚然,合肥在引进京东方,新能源汽车,集成电路,家电产业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。
其实这个就是赌城运、赌未来。
成功了是面板产业的全面获胜。
赌输了就是每日生鲜20亿亏损,1000万青岛人人均200块买单。
之前成都引进锤子手机,结果不久就彻底锤了。好几十个亿的投资打水漂。
济南的泉芯也曾经烂尾,投了好几十个亿,好在后来一并转让给了比亚迪。
具体怎么转让,转让代价是什么、后来经营如何,我们不得而知。
也有郑州砸锅卖铁引进富士康,为郑州十年高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郑州富士康厂区
现在的投资圈,外资资金退潮,募资越来越困难,而国有资金成为主力资金来源。
很多地方政府组建大型投资基金,然后直接投资或者投给大型专业投资机构做母基金。
但是前提条件或者绑定条件就是在所在城市、省份投资或者引进投资企业到所在地。
所有的城市都很拼。
拼赢了,有税收,有就业,房价上涨,收入提高,全民欢喜。
赌输了,就会在产业发展上步步落后,没有未来的城市留不住优质企业,也不会诞生优质企业,优秀的人才也会流失。
最终在城市竞争中沉沦。
